一、簡介
脫毒種薯是指馬鈴薯種薯經過一系列技術措施清除薯塊體內的病毒后,獲得的無病毒或極少有病毒侵染的種薯,它具有早熟、產量高、品質好等優點。馬鈴薯的產量和質量與種薯密切相關。種薯不行,產量和質量就會大打折扣,病毒一旦侵入馬鈴薯植株和塊莖,就會引起馬鈴薯嚴重退化,并產生各種病癥,導致馬鈴薯產量大幅下降。因此,要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生物等技術清除薯塊體內病毒的種薯。這項技術我國早在6年前就在馬鈴薯主產區推行,通過這項技術可以實現大田平均增產30%-50%。
二、脫毒原因
在馬鈴薯栽培過程中,出現葉片皺縮卷曲,葉色濃淡不均,莖稈矮小細弱,塊莖變形龜裂,產量逐年下降等現象,就表明馬鈴薯已經發生"退化"。種薯"退化"是病毒的侵染及其在薯塊內積累造成的,也是引起產量降低和商品性狀變差的主要原因。
作為下代"種子"的薯塊由于病毒的不斷侵染和積累,又不能自身清除體內的病毒,導致植株病毒病逐年加重,使植株在生產過程中不能充分發揮品種的生產特性,造成嚴重的減產。只有采用現代生物技術將種薯內的病毒去掉,恢復馬鈴薯品種本身的生理功能和生產特性,才能防止馬鈴薯的"退化",使之達到育種家培育品種本身的商品性狀和產量。這就是種薯需要脫毒和采用脫毒種薯能夠大幅度提高產量的重要原因。
三、產業現狀
我國是一個馬鈴薯生產大國,2000年世界馬鈴薯產量為2.9億噸,其中我國年產0.6億噸,居世界第一位。但與國外相比,我國的馬鈴薯單產量較低,國外平均畝產2.6噸,而國內平均畝產僅為0.86噸,世界排名93位。世界上變性淀粉的品種,已經有2000多種。而現在我國生產使用的,卻只有三四十種,還有比較大的差距。目前歐洲發達國家人均馬鈴薯消費量是74公斤,我國是35公斤。且國內馬鈴薯等薯類的深加工開發利用較晚,年產量的約78%被鮮食,8%爛掉,4%飼用,而用于深加工的馬鈴薯不足年產量的10%。發展利用有利資源,把小土豆做成大產業迫在眉睫。專家學者們認為,現代研究證明,馬鈴薯對調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臟病患者的良藥及優質保健品。除了其豐富的營養價值外,馬鈴薯的功能也不可小視。馬鈴薯不僅能抗衰老、減肥、美顏、防脫發、還因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使人心情愉快。馬鈴薯以其對人體多種的有益作用,無愧為營養價值之王的稱號。"繼2008年被聯合國定為國際馬鈴薯年之后,國家出臺新政,把馬鈴薯列為中國第五大糧食作物。2009年,溫家寶總理主持了國務院會議明確公告中央財政對馬鈴薯原種的生產給予每畝100元的補貼,這標志著國家開始把馬鈴薯當成一個重要的糧食品種,中國馬鈴薯產業將迎來發展的春天。我們呼吁,各界應該齊心協力讓中國馬鈴薯產業早日迎來發展的春天。"
四、產業前景
馬鈴薯加工增值能力強。據了解,其加工成淀粉可增值1倍;加工成乳酸可增值3倍;加工成食品可增值4倍;生產高吸水性樹脂可增值8倍;加工成變性淀粉可增值15倍;生產生物膠增值在60倍以上。馬鈴薯精淀粉經過發酵或采用其他方法可生產300多種變性淀粉,可廣泛應用于醫藥、紡織、鑄造、染料等多種工業。
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馬鈴薯淀粉需求量高達300萬噸,屆時,我國將成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的馬鈴薯食品生產加工、貿易的產業中心,馬鈴薯產業前景廣闊。
五、脫毒馬鈴薯原原種生產規范
1.育種基質選擇:蛭石 、珍珠巖、草炭土
2.溫室建造:建造溫室,溫室上覆0.08mm聚乙烯薄膜,下覆40-45目尼龍網紗。土壤拍平后,
3.整地:清除田間雜草,進行土壤消毒。有測土條件的,建議使用測土配方施肥。無條件的建議每畝施用有機肥600斤、二銨60斤、富瑞達80斤、碘鉀4袋、中微量元素20斤。撒施之后用機器旋耕翻入土中,之后將耕地拍平,上鋪一層40-45目尼龍網紗,然后均勻鋪設厚度5cm的基質。
4.栽前準備:在基質上澆足水達飽和狀態,試管苗在溫室內煉苗7天,清潔水洗凈培養基,按株行距6cm×7cm栽入基質2cm-2.5cm深,栽后用小水細噴。
5.田間管理:栽植后用遮陰網遮陰5-7d溫度保持22℃-25℃,相對濕度85%,緩苗后每7天澆灌營養液一次。建議:前三次澆灌高氮水溶肥,之后澆灌高鉀水溶肥,每次每畝5-10公斤,視苗長勢定量。
自栽植后15天起,每隔七天噴施殺蟲劑和殺菌劑一次。建議用藥:
①30%吡唑醚菌酯乳油20ml+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80g+全哺30ml+10%有機硅助劑。
②70%炳森鋅可濕性粉劑100g+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65g+全哺30ml+30%吡蟲啉微乳劑10ml+10%有機硅助劑20ml。
③70%烯酰嗎啉.霜脲氰水分散粒劑50g+500g/L苯醚甲環唑.丙環唑乳油10ml+鈣鎂100ml+2.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劑50ml+10%有機硅助劑20ml,另隔兩天用5%的啶蟲脒防治蚜蟲。
④60%吡唑醚菌酯.代森鋅+50%烯酰嗎啉+植物速動力。
⑤64%惡霜靈錳鋅50g+50%烯酰嗎啉20g+72%農用鏈霉素6g。
⑥60%吡唑醚菌酯.代森鋅16g+50%烯酰嗎啉20g+植物速動力20g。
⑦72%霜脲錳鋅50g+80%烯酰嗎啉20g+優果20g。
⑧64%惡霜靈錳鋅50g+50%烯酰嗎啉20g+72%農用鏈霉素6g。
⑨45%吡唑醚菌酯.烯酰嗎啉懸浮劑80g+40%百菌清懸浮劑100ml+10%有機硅助劑20g。
⑩64%惡霜靈錳鋅50g+50%烯酰嗎啉20g+20%噻菌銅40g。
?60%吡唑醚菌酯.代森鋅16g+50%烯酰嗎啉20g+植物速動力20g。
6.收獲:60天-80天收獲,按1g以下,2g-4g,5g-9g,10g以上四個規格分級包裝,內附標簽,注明品種名稱,薯粒規格,數量,產地及生產者名稱。收獲后在干燥通風的種子庫預貯15天-20天后入窖。入窖后按品種,規格擺放,溫度2℃-3℃,濕度75%。
五、脫毒馬鈴薯原種生產規范
1.栽培選地要求:500m以內不種高代馬鈴薯和“十字”花科作物,海拔1500m以上的地區育種。
2.整地、施肥:按目標產量設計N、P、K配方施肥,清除田間雜草,在灌溉條件良好的地區種植,種前進行土壤消毒。之后撒施底肥,注意防治地下害蟲,用旋根機將肥料翻入地中,
3.播前準備:播前進行種薯催芽。播種時,30g-50g小薯整薯直播,50g以上塊莖切種,單塊重25g-30g,每塊帶1-2個芽眼,刀具用高錳酸鉀溶液消毒。
4.播種:①在10cm處地溫穩定在5℃時,為適宜播期,播種深度為9cm-10cm。②播種密度:早熟品種,5000-5500株/667㎡。中晚熟品種4000-4500株/667㎡。
5.田間管理:全生育期中耕一次,培土兩次。培土日期為苗高10cm及20cm時。
6.澆水和追肥:田間土壤持水量60%-70%,現蕾期每畝追尿素10-15kg?;ㄆ诮ㄗh沖施高鉀水溶肥,每畝用量10kg-15kg。
7.去雜去劣:現蕾至盛花期,兩次拔除田間混雜植株與塊莖。
8.病蟲害防治:早晚疫病及蚜蟲等的綜合防治:出苗后40天,每隔7天噴一次殺蟲劑和殺菌劑。建議用藥:
①30%吡唑醚菌酯乳油20ml+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80g+全哺30ml+10%有機硅助劑。
②70%炳森鋅可濕性粉劑100g+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65g+全哺30ml+30%吡蟲啉微乳劑10ml+10%有機硅助劑20ml。
③70%烯酰嗎啉.霜脲氰水分散粒劑50g+500g/L苯醚甲環唑.丙環唑乳油10ml+鈣鎂100ml+2.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劑50ml+10%有機硅助劑20ml,另隔兩天用5%的啶蟲脒防治蚜蟲。
④60%吡唑醚菌酯.代森鋅+50%烯酰嗎啉+植物速動力。
⑤64%惡霜靈錳鋅50g+50%烯酰嗎啉20g+72%農用鏈霉素6g。
⑥60%吡唑醚菌酯.代森鋅16g+50%烯酰嗎啉20g+植物速動力20g。
⑦72%霜脲錳鋅50g+80%烯酰嗎啉20g+優果20g。
⑧64%惡霜靈錳鋅50g+50%烯酰嗎啉20g+72%農用鏈霉素6g。
⑨45%吡唑醚菌酯.烯酰嗎啉懸浮劑80g+40%百菌清懸浮劑100ml+10%有機硅助劑20g。
⑩64%惡霜靈錳鋅50g+50%烯酰嗎啉20g+20%噻菌銅40g。
?60%吡唑醚菌酯.代森鋅16g+50%烯酰嗎啉20g+植物速動力20g。
9.預貯:收獲后先在風干種子庫預貯7天-10天后入庫,貯窖要甲醛熏蒸,撒生石灰,噴殺菌劑,防鼠害i,不同品種單貯,貯量為窖容量的2/3。貯藏溫度3℃,濕度70%,通風,窖內清潔衛生、防凍害。

